伍家岭村隶属长沙市开福区的捞刀河街道,位于长沙市的北部地区,开福区的东部,全村总用地面积约5600亩,其中耕地1600余亩,山林地1500余亩,水面420余亩。全村12个村民小组,420余户,1458人。伍家岭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1人,其中女党员13人,35岁以下党员10人,大专以上党员11人,60岁以上16人,班子成员全部为党员。
伍家岭村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全村治安大局平稳,社会安定,民风淳朴。
村内原有三个已开发项目。一个是位于村西北的“银宏小区”,占地约1000亩,由省人民银行开发建设的职工别墅小区。小区现已投入使用,环境优美,美誉度很高。与其相邻的是由长沙市人大开发建设的培训基地,舒适方便。一个是位于村西南的“长沙市园林生态公园”,该项目由长沙市园林局投资开发,占地约3000亩,占用本村土地500余亩,规划以休闲观光和种植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小区。前期园林景观已建设完工,于2009年3月28日正式开园营业。另一个是湖南诺贝尔素质教育基地及旅游开发项目,占地约300亩,规划以绿色蔬菜、亲子教育、商务会所、旅游休闲为主。
2012年汉沙公路南延线在我村占地200多亩,实际补偿400多万元,抬田工程600多亩,补偿金额60多万元。汉沙公路的修通对我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发展条件Development conditions
1、优势
伍家岭村在捞刀河街道的东南部,处于二环线和三环线之间,南边由长沙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东边与长沙县只有一河之隔。今后星沙联络道拉通,车站北路的修建,伍家岭村更会成为捞刀河街道与长沙县联系的重要门户。
2、劣势
服务设施配套、道路交通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滞后,村民素质较低。
3、机会
(1)政府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社会资源与资金大部分向农村倾斜。
(2)长沙市经济核心区的发展以及长沙县城镇经济核心区的发展对周边的辐射带动力。
(3)湘江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后,捞刀河、白沙河环绕本村东南面,水位保持35米,村东南部将形成一个约300亩的天然水湾,视野开阔,环境优雅,情趣盎然。
(4)开福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积极申报4A景区,打造“沙坪湘绣”-“汉回民俗文化村”-“生态苗圃”一日游活动。
(5)年内汉沙公路延长线即将修建,打开本村的门户道路。
(6)“印象湘江”项目的成功签约,本村与罗汉庄村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4、存在的问题
(1)村庄发展规划、思路不明确。
(2)村级道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组级道路质量有待提高。
(3)村民居住分散,不利于节约用地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4)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村民收入来源有限。
(5)基础设施配套未完善。
5、规划发展构想
总体手段: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农村基础建设为手段,以城镇建设为突破口。
(1)以政府行政性规划为依据,积极进行村庄详细性规划工作。
(2)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强化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加大村庄建设力度,以村庄总体布局为导向,以土地整理、村庄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为手段,以特色村民住宅群落、特色产业群落等建设为契机,强化村庄功能,提升村庄品味。
(4)加大环境治理,对原有村民住宅整治为重点,加强村容村貌的治理,以土地整理为重点,以绿化种植为载体,保护村里的自然环境。
6、近期发展的重点
(1)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道路拉通与硬化、垃圾的收集与集中处理、给水设施及管道建设。
(2)建立长效的农民增收机制,培养本地区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用工业化、城镇化拉动农村产业化经营,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3)完善农村投入回报机制,在农村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引入重要战略投资者,推出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引入资金,做好农村发展过程中的资本运营,促进新农村建设。
(4)征集村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意见,规划村庄功能结构分区、用地布局、村庄居民点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群众氛围。
(5)做好村庄详细性规划,进行整体包装推介,争取政府政策性支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7、村庄的发展目标
(1)促进伍家岭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2)建立长效农民增收机制,提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区域经济结构和优势产业群。
总之,伍家岭支村两委和广大村民正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愿和志同道合的有识人士为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