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路街道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根据开福区人民政府授权,在本辖区内行使党务、政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政府管理职能。街道办事处驻开福区湘雅路文昌阁7号,下辖7个社区。
名称来历Name origin
街道因辖区内有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湘雅医院得名。街道办事处驻开福区湘雅路文昌阁7号,电话区号0731,邮政编码410008,距开福区政府约5.1千米。
历史沿革Historical evolution
1950年长沙市各区废除保甲制度,随后开展民主建政。1953年设立北站路街道。办事处驻留芳岭19号,辖12个居委会。1960年,改名清水塘人民公社北站路分社。1961年,恢复北站路街道名称。1964年7月,文昌阁和北站路两个街道合并,辖14个居委会。1968年9月成立北站路街道革命领导小组。1979年5月,撤销街道革命领导小组,恢复街道办事处名称。1993年划入竹山园、幸福桥、三角岔、下麻园岭4个居委会。1995年,辖16个居委会,居民11737户,34603人。辖区内有湘雅路、芙蓉路、沿江大道等道路街巷59条。2006年,在开福区实施的以“合并、扩权、强街”为主旨的区街管理体制调整中,原北站路街道更名为湘雅路街道。
地理位置Geographical position
位于东经112°55'37″~112°56'49″,北纬28°13'25″~28°14'25″。地处长沙市开福区西南部。东部与开福区清水塘街道相邻;南部由东向西,以湘春路依次与开福区望麓园街道、通泰街街道接壤;西部濒湘江,与岳麓区银盆岭街道隔江遥对;北部与开福区新河街道搭界。
行政区划Administrative division
街道下辖上麻园岭社区、文昌阁社区、油铺街社区、百善台社区、留芳岭社区、新湘路社区、三角塘社区。
工作职责Working duty
湘雅路街道属于乡级政府机关派出机构。现在街道下设党政办、财政所、经贸办、社会事务办、综治办、城管办、计生办七个办事部门,全街上下紧紧围绕街道工委、办事处抓好队伍作风建设。加强对机关、社区工作人员劳动纪律的监督检查,开展各方面业务培训,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通过外树形象,内强素质,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断强化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 “谋求突破、力争上游”的奋斗目标,在区委、政府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的指引下,各项经济指标基本能够超额完成,社会管理创新卓有成效,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基本平安稳定,各项社会事业稳中求进,干部队伍总体状况良好。推动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加居民收入,着力抓好美化绿化净化,改善街道环境,改变街道面貌。带动全街道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街道以“经济发展上台阶,社会管理出精品”的工作思路,明确了抓好七项举措:一是棚改征收抓进度。举全街之力抓好黄兴北路建设及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在确保完成工作进度的前提下,力求与其他3个兄弟街道相比与被征收户签订协议比例最高,进入司法程序比例最少。二是项目建设抓速度。全力支持泊富国际广场、新天地、上海复地、凯乐国际、福乐香江锦城项目建设,不断优化项目发展环境,减少项目建设阻力。对新增项目全程跟进,积极协调,搞好服务。三是招商引资抓质量。主动介入项目招商与签约活动,积极与市、区商务部门对接,为项目获取信息和对外推介提供帮助。充分利用泊富写字楼及商务裙楼、凯乐国际写字楼进入实质性招商阶段的契机,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争取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量高于区下达任务量2-5个百分点。抓好社区物业化管理,实行“门店联盟”活动,争取经济上新台阶。完善“新家园”、家庭旅馆业协会、“时间银行”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入推进社区“一居一品”工程。
就业工作Employment work
街道办事处通过举行“春送岗位、倾情服务”大型公益招聘会,106家企业提供近800个岗位,近千名群众前来应聘,现场气氛异常火爆。街道开展“一推行四公开”工作以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走访,街道和各市直、区直联点部门民情联络员发现各社区都有不少“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和刑释改教、残疾等就业困难人员,他们生活艰难,迫切需要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甚至改变家庭困境的工作。在油铺街社区群工站联点部门开福区总工会的具体指导下,湘雅路街道群工站通过“五清”(清家庭状况、清人员底子、清个人特长、清择业愿望、清就业动态)对辖区就业需求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和分类汇总,区总工会利用和用工单位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协调用工企业降低招聘门槛,有针对性地为有就业愿望的群众“量身定制”了岗位800余个,涉及电脑设计、电气工程、安保、酒店、驾驶、保洁等多个行业。先后有100余名求职者在招聘会现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没能在现场找到合适岗位的群众还有机会参加区总工会和湘雅路街道提供的上岗培训服务。